
油水过滤器如何分离油脂?核心原理与技术解析
油水过滤器是处理餐饮含油废水的关键设备,在学校食堂这类产生大量餐厨废水的场所,其稳定运行能有效避免管道堵塞和环境污染。看似简单的过滤过程,实则融合了多种物理与化学分离技术,本文将层层拆解其工作原理。
利用油脂与水的密度差(油脂密度约 0.9g/cm³,水为 1g/cm³),让油脂自然上浮。分离腔采用斜板设计,增加油脂上浮路径,同时减缓水流速度(控制在 0.05-0.1m/s),使粒径大于 50μm 的油脂颗粒在 10-15 分钟内完成上浮,形成油层。
针对乳化油(粒径小于 10μm),过滤器内置亲油疏水的聚结材料(如改性聚丙烯纤维)。当含油废水流经时,小油滴被材料吸附并聚集形成大油滴,达到可上浮分离的尺寸,使分离效率提升至 90% 以上。
部分中大型设备配备溶气气浮系统,向水中注入微小气泡(直径 20-50μm)。气泡与油滴黏附后整体密度降低,加速上浮,尤其适合处理低温环境下黏度较高的动物油脂,在冬季学校食堂的应用中效果显著。
某学校食堂曾因油脂堵塞管道每月需疏通 2-3 次,安装金球环保的油水过滤系统后,依托其高效的聚结分离技术,管道堵塞频率降至每季度 1 次,且排放水油脂含量稳定在 10mg/L 以下,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
不同场所的含油废水特性差异较大,你认为哪种分离技术更适合处理高黏度的火锅废水?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