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必须要了解的过滤概念
过滤是在外力作用下,利用有孔介质从流体(液体或气体)中除去或分离目标物质。
过滤根据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拦截、惯性碰撞和扩散拦截。过滤介质的过滤或分离效率由三种机理共同作用而增强,最终效率为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过滤器使用时上游和下游之间的压力差别称为压差。新的过滤器开始使用未捕集任何污染物之前时的压差称为净压差或初始压差。过滤器结构不受破坏的最大压差极限值称为最大允许压差。压差由流体的阻力产生,净压差由滤孔产生。常用的压差单位有兆帕MPa,bar或psi。
在流体的流速恒定的时候,洁净的过滤器净压差较小,随着过滤时间的上升压差缓慢上升可能长达数小时或数天,直到过滤器的流道大部分被颗粒物堵塞后,压差会陡然以极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更换过滤器可能在半小时内达到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差,如果仍然未更换过滤器则可能导致过滤器破损,过滤失效且原本被过滤器截留的颗粒物杂质会泄露至洁净的流体中造成严重后果,这个曲线拐点就是过滤器建议更换压差。
过滤器的过滤介质和流体接触的面积叫过滤面积,过滤面积越大过滤器寿命越长,容污量越大。
有一定厚度的过滤介质,如果孔径或密度不变,流体中的颗粒物将在外层被拦截形成一层滤饼,而当过滤介质的孔径由大逐渐变小或密度变小,流体流经过滤介质时较大的颗粒物在外层被捕捉,较小的颗粒物在中间层被捕捉,大多数更小的颗粒物穿过外层和中间层到达更精密的内存被捕捉,这种材料的捕捉能力远远大于前者,这就是过滤材料渐变孔径的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